
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俗稱黑琵中心,由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這次101級四草大眾廟的設計,兩位老師提起這個案例,
但相信有部分同學應該沒有空去,所以這邊補充介紹一下這個案例。
七股溼地的黑面琵鷺生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七股地區約有300公頃的黑面琵鷺保護區,而黑琵中心的教育展示、遊客服務功能意指向遊客推廣更深一層的生態教育及環保意識。
黑琵中心有幾個要點值得我們觀察進而引為借鏡,如其具備遊客中心功能的室內空間,空間序列組合的順序、動線的安排,將咖啡廳與遊客中心結合的方式等等。


當然101級這次的設計除了遊客中心外還須具備里民活動中心的功能,所以要考慮的層面更加廣泛,與四草大眾廟如何配合;里民與遊客使用空間的方式與動線是否需要區分;公共廁所選址如何兼顧方便與順應風向;停車場的位置如何照顧到車輛動線與行人動線......等等,從案例分析開始,一步步接近我的們設計吧,大家加油!




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基本資料:
業主:台南縣政府
地點:台南七股
主要使用機能:保育管理
建築師: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團隊:陳瑞笛,陳俊言,陳振華,詹中銘,戴冠儀,鄭博仁,黃泰焜
工程單位:東盟營造
結構顧問:任盈工程顧問公司
水電顧問:鎧立工程顧問公司
建築面積:1205.63平方公尺
圖像版權: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
當然這個案子還是有一些負面的評價傳出,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避免在自己的設計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砍光紅樹林 黑琵中心挨轟
〔記者陳逸民/七股報導〕
以黑面琵鷺生態保育管理、研究為重心,隸屬縣府的黑琵保育管理中心,卻以「綠美化」、「疏浚水道」等為由,砍了中心旁整排紅樹林。
位於七股鄉十份村大潮溝畔的黑琵中心,二年前啟用,研究中心則因增建廚房、致工程延期,預計在年底前完工,近來進行整地,疏浚水道、並進行景觀「綠美化」,整片紅樹林被砍除。
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初建成的管理中心,溪畔紅樹林綠意盎然,與野鳥保護區相望,也以綿延不斷紅樹林為障,彷彿一條綠色大地毯,隔開一七三線道大馬路;生態研究環境,得天獨厚。
未料在中心建築過程時,因工程重車出入、建材運輸等需求;曾有一大段紅樹林被砍光。如今,卻又被發現中心旁約卅餘公尺長的紅樹林,再度被犧牲。
邱仁武無奈的說,強調保護物種、生態研究的政府機關,竟砍樹當綠美化藉口,即使意欲疏浚曾文溪舊河道,也該開挖水底底泥,與兩側生長具有護堤功能的紅樹林無關。邱仁武說,紅樹林非長在溪河、航道中,亦非從堤岸壁竄生,而是長在溪邊堤岸上,與阻塞水流毫無關係。
非屬保育樹種的紅樹林,近幾年在七股區多次蒙難,包括三股溪、七股溪、大寮排水等溪畔,十數年生的紅樹林全被鏟除,讓生態界覺得很無奈。
這次101級四草大眾廟的設計,兩位老師提起這個案例,
但相信有部分同學應該沒有空去,所以這邊補充介紹一下這個案例。
七股溼地的黑面琵鷺生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七股地區約有300公頃的黑面琵鷺保護區,而黑琵中心的教育展示、遊客服務功能意指向遊客推廣更深一層的生態教育及環保意識。
黑琵中心有幾個要點值得我們觀察進而引為借鏡,如其具備遊客中心功能的室內空間,空間序列組合的順序、動線的安排,將咖啡廳與遊客中心結合的方式等等。


當然101級這次的設計除了遊客中心外還須具備里民活動中心的功能,所以要考慮的層面更加廣泛,與四草大眾廟如何配合;里民與遊客使用空間的方式與動線是否需要區分;公共廁所選址如何兼顧方便與順應風向;停車場的位置如何照顧到車輛動線與行人動線......等等,從案例分析開始,一步步接近我的們設計吧,大家加油!




黑面琵鷺保育管理中心基本資料:
業主:台南縣政府
地點:台南七股
主要使用機能:保育管理
建築師: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團隊:陳瑞笛,陳俊言,陳振華,詹中銘,戴冠儀,鄭博仁,黃泰焜
工程單位:東盟營造
結構顧問:任盈工程顧問公司
水電顧問:鎧立工程顧問公司
建築面積:1205.63平方公尺
圖像版權: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
當然這個案子還是有一些負面的評價傳出,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避免在自己的設計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砍光紅樹林 黑琵中心挨轟
〔記者陳逸民/七股報導〕
以黑面琵鷺生態保育管理、研究為重心,隸屬縣府的黑琵保育管理中心,卻以「綠美化」、「疏浚水道」等為由,砍了中心旁整排紅樹林。
位於七股鄉十份村大潮溝畔的黑琵中心,二年前啟用,研究中心則因增建廚房、致工程延期,預計在年底前完工,近來進行整地,疏浚水道、並進行景觀「綠美化」,整片紅樹林被砍除。
南縣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初建成的管理中心,溪畔紅樹林綠意盎然,與野鳥保護區相望,也以綿延不斷紅樹林為障,彷彿一條綠色大地毯,隔開一七三線道大馬路;生態研究環境,得天獨厚。
未料在中心建築過程時,因工程重車出入、建材運輸等需求;曾有一大段紅樹林被砍光。如今,卻又被發現中心旁約卅餘公尺長的紅樹林,再度被犧牲。
邱仁武無奈的說,強調保護物種、生態研究的政府機關,竟砍樹當綠美化藉口,即使意欲疏浚曾文溪舊河道,也該開挖水底底泥,與兩側生長具有護堤功能的紅樹林無關。邱仁武說,紅樹林非長在溪河、航道中,亦非從堤岸壁竄生,而是長在溪邊堤岸上,與阻塞水流毫無關係。
非屬保育樹種的紅樹林,近幾年在七股區多次蒙難,包括三股溪、七股溪、大寮排水等溪畔,十數年生的紅樹林全被鏟除,讓生態界覺得很無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