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知識] 現代還是古典?要建築師還是裝飾師?

現代主義中所延伸出的極簡建築一直是台灣室內設計風潮裡的顯學。德國現代主義大師密斯.凡.德.羅(Ludwig.Mies.Van.der Rohe)提出『Less is more』的設計理念,認為建築不要擁有太多的裝飾,藉由簡單的建築量體,來凸顯建築材料的特性、顏色、質感和紋理的設計觀,將建築的設計的越單純簡單越 是具備建築的美感。因此,明亮的空間感、簡潔有利的量體切割、明確的配色風格成為許多室內設計師甚至被許多人奉為最高指導原則的美學觀。





說來有趣,在紐約執業,由台灣建築師黃金樺(ChinHua Huang)所協同主導的PLAN建築事務所正面臨了與台灣室內設計環境完全不同的議題,以Noris Residence為例,古典的風格與樣式在這棟老公寓內隨處可見,建築師們不但要花相當多的時間去學習原本舊建物的比例分割,將其內化到室內天花、門框、家具的線板裝飾,更必須同時檢視空間機能與古典風格之間的平衡。業主不但沒有「裝飾即罪惡」的想法,反而要求建築師盡可能的將古典樣式的傳統風格與居家做出完美且優雅的融合與呈現。建築師們使用了大量的訂製木家具且於其中打造了一座精美華麗,宛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圖書館。有別於極簡風格的銳利線條,家具的五金接頭、分割方式等細節處處體現了設計師向歷史學習的成果,並烘托出一股不同於現代的美學氛圍。





另一件值得提出來的現象是關於紐約的decorator(裝飾師),他們的角色無比崇高,甚至凌駕於多數的室內設計師。在一個設計案件中他們所負責的環節包含了所有居家環境觸目可及的裝飾品與移動家具,像是窗簾、各式風格迥異的品牌桌椅、家電、地毯的花色甚至是主人所使用的咖啡杯!並於其中收取高昂的顧問費。而室內設計師在設計進行的過程中,必須將裝飾師的建議與未來預採購物品做第一順位的考量。「不過,他們真的是非常專業的」,黃建築師告訴我們,有時候裝飾師會為了一塊窗簾布的材料、色彩與窗戶的相對比例分割與業主討論一整個下午,並搭程飛機到處追尋他心目中的最符合業主個人色彩與空間調性的「夢幻逸品」。要當一位紐約專業的室內裝飾師必須要具備以下能力:

1.懂得當今最時尚的潮流
2.對於所有精品、家具名店的所在位置瞭絡指掌
3.將品味與質感隨時放置在左右兩只口袋之中

而最後但是最必須學習的功課就是─贏得業主的信任。



PLAN,是一家由黃 金樺(ChinHua Huang)建築師在紐約成立的特殊事務所,主持人ChinHua Huang從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即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並於完成學業後與合夥人組成了PLAN的雛形。與一般的建築師事務所 不同的在於,PLAN除 了從事建築與室內設計的專業外,他們更為業主提供了商業上的策略服務。










轉載自Archicake Dail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